退耕还林织锦绣林兴民富促和谐——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纪实中国绿色时报1月26日报道甘肃,有人说南疆的纤秀和北国的粗犷在这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然而,它狭长的地形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复杂的气候类型和脆弱的生态环境。1999年,为改善生态环境,甘肃省吹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集结号,全省上下掀起了退耕还林的滚滚浪潮。
1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让甘肃人收获了绿色的希望、金色的梦想,陇原大地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甘肃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全省很多地方,栽活一棵树往往要付出几倍甚至百倍的艰辛和努力。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甘肃人发扬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自工程实施起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618.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003.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485万亩,封山育林130万亩;涉及全省14个市(州)的728万农村人口;国家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123.78亿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甘肃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全省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改善生态,保护伞越撑越大农民依靠耕地过日子,唯一的祈盼就是老天能风调雨顺,赶上个丰收年;最害怕就是天灾,辛辛苦苦获得的劳动成果被毁于一旦,全家老小的日子没有着落。
退耕还林工程让他们渐渐走出误区,明白了恶劣的生态环境才是造成天灾频发的罪魁祸首。生态就像把保护伞,只有生态环境得改善,天灾才会越来越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初期,甘肃抢抓这一有利时机,将生态区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下来植树造林,全省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1003.3万亩、绿化宜林荒山荒地1615万亩,郁闭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将提高3.7个百分点。
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风沙危害状况呈逐步下降趋势,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美好愿望,使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了休养生息。天水市秦州区生态监测数据表明,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998年的314.3平方公里减少到90.74平方公里,减少了71.7%,土壤年侵蚀量由退耕前的208.24万吨减少到95.56万吨,减少54.1%,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陇南市退耕还林每年至少可减少水土流失500万吨,蓄水1500万立方米;张掖市实施工程后使局部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和调节,域内主要河流水量逐年增加,多年不见的黑鹳、白鹳、白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已频繁出现在山丹、民乐、肃南的部分退耕还林区。再过3年~5年,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在森林调节水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将进一步突显。
调整结构,致富路越走越宽退耕还林不仅仅是种粮改种树。甘肃省鼓励退耕户在条件较好的退耕地上精耕细作,发展经济林果、草畜养殖等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粮不再是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广大农民群众观念不断转变,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少种优种、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路子。平凉市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以经济林果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培育出果树万亩的乡镇36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279个;认证出口注册基地6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60.4万亩,落实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示范基地5034亩;优果率达到了65%以上,商品率达到95%以上,果品产地价连续5年位居全国之首。陇南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了城区周边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全市发展生态旅游兴办农家乐6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4000多人。此外,工程实施后甘肃农村劳动力输转人数和务工收入逐年增加,分别是退耕前的14倍和23倍。
据张掖市劳务部门测算,平均每退耕22.3亩,就可以向外输转劳动力1名,近年来工程区新增加外出务工人员2.2万人,平均纯收入为3500元,相当于退耕地每年亩均增收156.95元。促进产业,钱袋子越来越鼓退耕还林到底好不好农民群众心里都有本账:国家不但给补助,依靠退耕还林发展起来的后续产业也让他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甘肃清楚地认识到,大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是确保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退耕还林工程初期就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培育工作,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其中,经济林果、种草养畜、中药材种植、林副产品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劳务输出、环保禽类养殖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八大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显著又兼顾生态效益,对有效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壮大全省林业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共新建经济林果基地400万亩、牧草基地330万亩、中药材基地40万亩。仅陇南市就新建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特色林果基地110万亩,并积极培育扶持了一批加工和营销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林果业发展体系,2007年全市人均林果业产值达到526元,比退耕前增长了48%,有近20万户、80多万人口依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定西市安定区采取林草间作治理模式,在新建牧草基地55万亩的基础上,配饲料、改圈舍、引良种,实现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良性循环,全区畜牧业产值比退耕前增加了44.5%,人均畜牧业收入达400多元。
带动发展,新农村越建越好退耕还林工程不但促产业、促增收,同时也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越变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甘肃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各地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突出特色的路子,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在村镇面山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改善人居环境,使农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同时,结合五结合措施的落实,合理统筹退耕还林与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道路和农村能源等项目,改建节能灶、节燃炕,修建沼气池,大力推广使用液化气、太阳能、风能和电能等新型能源,推进了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截至2005年,甘肃结合退耕还林共改扩建农村道路2.6万公里,建设基本农田1195万亩,建设户用沼气池12.46万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3.83万平方米、太阳房78.85万平方米、太阳灶31万台,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意识,全民越来越拥护通过广泛宣传和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通、政策清,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逐步成为全民共识。据中科院的专项调查,甘肃全省农民对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认知率达99%,90%以上的农民支持退耕还林工程。
庆阳市通过广泛宣传,全市上下城乡联动、干群联手、军民共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绿色意识和环保理念进一步增强,绿化家园、美化环境已成为自觉行动,先后建起了共产党员林、共青团林、夕阳林、三八林、青年林等,振奋了精神,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张掖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激活了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全市现已涌现出500亩以上的私营企业和造林大户220户,吸引资金8600万元。陇南市两当县全民动员开展生态建设,全县拍卖承包荒山荒坡造林近10万亩,发展千亩以上林业大户15户,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旅游、生态庄园等生态建设的典型。
立足新起点,着眼新目标,退耕还林工作任重道远。甘肃省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将开拓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抓出成效,努力在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本文来源:kaiyun·开云,kaiyun·开云(官方)app下载安装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www.zgchangyi.com